三清阁符咒网

三国人物-之孙吴人物辑录及部分简介

道教符咒网    2023-03-20    104

吴国(公元229年—公元280年),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吴”,史学界称为孙吴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因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其统治地区又在东部,故又称东吴。

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孙权名义上依附曹魏,被册封为吴王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临江拒守,宣布独立,改年号为黄武 ,成为独立的吴王国,和曹魏、蜀汉三足鼎立。黄武八年(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孙吴正式建国,改年号为黄龙,9月,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航海到台湾(时称夷洲),这是中国的政治势力第一次达到台湾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孙吴全盛疆域包括汉末扬州与荆州大部地区及交州全境,后分交州东北部为广州。

天纪四年(公元280年),孙吴被西晋灭亡,标志着中国汉末三国以来割据局面的彻底结束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孙吴是三国里存在时间最久的国家,历四帝,52年。

下面将孙吴部分重臣,谋士,将帅等辑录如下,并做一简介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1.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东汉末年将领,孙吴政权的奠基者。据传为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裔。 曾参与讨伐黄巾军及讨伐董卓的战役,后与刘表作战时阵亡。因官至破虏将军,又称“孙破虏”。其子孙权称帝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

2.孙策,字伯符,孙坚长子,孙权长兄,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三国演义》称其武勇犹如霸王项羽,绰号“小霸王”。建安五年(200年)初,孙策在夺取豫章郡后统一江东。同年四月,在丹徒狩猎时为许贡三门客所伤,不久后身亡,时年二十六岁。其弟孙权接掌孙策势力,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3.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孙吴开国皇帝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掌事,被曹操表举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在张昭、周瑜等人的委心服事下,孙权招延俊秀,聘求名士,分部诸将,镇抚山越,征讨反抗势力。建安十三年(208年),占有荆州的曹操挥兵南下,议者多劝孙权降曹,惟有周瑜、鲁肃坚决主战,遂与刘备联军,于赤壁之战大破曹军。 [115]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又派吕蒙成功袭取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增。黄武元年(222年),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同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

4. 孙亮,字子明,三国时期孙吴第二位皇帝,孙权第七子,母为潘皇后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建兴元年(252年)登基为帝。太平二年(257年)亲政。太平三年(258年),联合全公主图谋除掉孙綝,事情泄露,废为会稽王。永安三年(260年),贬为侯官侯,前往封地途中去世。

5.孙和,字子孝,孙权第三子,会稽王孙亮、景帝孙休的异母兄,末帝孙皓生父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孙和自幼受到父皇宠爱,赤乌五年(242年),原太子孙登去世后,被立为太子,后在南鲁党争中被鲁王孙霸和全公主诬陷而失势。赤乌十三年(250年),其太子之位被废黜,后改封南阳王。建兴二年(253年),因有传言诸葛恪欲迎立孙和为帝,孙峻收缴孙和南阳王玺绶并赐死。孙和长子孙皓即位后,于元兴元年(264年)九月追谥父孙和为文皇帝。

6.孙休,字子烈(孙权之子,排名第六), 东吴第三位皇帝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孙休十八岁时,受封为琅琊王。太平三年(258年),孙綝发动政变,罢黜孙亮为会稽王,迎立孙休为帝,孙休三让而受,改元永安。孙休登基后,封孙綝为丞相。孙綝权倾朝野,孙休与张布、丁奉合谋,遂除孙綝。永安七年(264年),孙休去世,谥号景皇帝,葬于定陵。

7.孙皓,字元宗,孙权之孙,吴文帝孙和之子,东吴末代皇帝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孙皓在位初期,施行明政,后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暴虐,天纪四年(280年),东吴被西晋攻灭,孙皓投降后,被封为归命侯。太康五年(284年),孙皓在洛阳去世。

8.孙静,字幼台,孙坚之弟 ,孙策、孙权之叔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孙坚初起义军时,孙静集合乡里及宗族子弟五六百人作为孙坚的基础队伍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建安元年(196年),孙坚长子孙策进攻会稽,派人请孙静,孙静带家属与孙策在钱塘会面,献计助孙策击败会稽太守王朗,平定会稽。但孙静生性淡泊不愿为官出仕,孙权执掌大事后,就地升任孙静为昭义中郎将。孙静后终老故乡。

9. 孙瑜,字仲异,孙坚之弟孙静次子,孙权堂兄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孙瑜初以恭义校尉的身份统领士兵,曾跟随周瑜、孙权等人征战,擅于安抚部下、招降纳顺。其官至奋威将军、丹杨太守。215年,孙瑜去世,时年三十九岁。

10.孙皎,字叔朗(孙静之子,孙瑜之弟),初任护军校尉,后升任都护征虏将军,接替程普都统夏口,曾随吕蒙平定荆州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219年,孙皎病死,孙权追录其功勋,封其子孙胤(yìn)为丹阳侯。

11.孙奂,字季明,孙静之子,孙皎之弟,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其兄孙皎去世,孙奂接替统领其部众,以扬武中郎将的身份兼任江夏太守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黄武五年(226年),担任扬威将军,封沙羡侯。嘉禾三年(234年),孙奂去世,时年四十岁。

12.孙羌(qiāng)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圣台,孙坚之兄

13.孙贲(bēn)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伯阳,孙羌之子

14.孙辅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国仪,孙羌之子,孙贲之弟

15.孙翊(yì)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叔弼,孙权之子,孙策之弟

16.孙匡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季佐,孙权之子,孙翊之弟

17.孙河,孙坚族子,曾改姓俞,后改回孙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孙策爱之,赐姓为孙,列之属籍。孙河少时即为孙坚心腹从讨四方。孙策东渡,又跟随孙策平定吴、会,从讨李术,术破,拜威寇中郎将,领庐江太守。后孙翊遇害,孙河前往宛陵指责妫(guī)览、戴员保护不周,二人心虚,将其杀害。

18.孙韶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公,孙河之侄

19.孙桓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叔武,孙河之子

20.刘繇(yáo),字正礼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东莱牟平(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人。东汉末年宗室大臣,汉末群雄之一,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之侄。其先后与袁术、孙策交战,一度被朝廷加授为扬州牧、振武将军,但最终败归丹徒。此后,刘繇又击破反叛的笮(zé)融,旋即病逝,时年四十二岁。

21.刘岱,字公山(刘繇之兄),东莱牟平(今山东福山西北)人,汉室宗亲,刘舆之子,刘繇之兄,汉末群雄之一,官至侍中、兖州刺史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22.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东汉末年名将,官至建昌都尉。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孙权统事后,因太史慈能制刘磐(pán),便将管理南方的要务委托给他。

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逝世,死前说道:“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言讫而亡,年四十一岁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23.士燮(xiè),字威彦,苍梧广信(今广西梧州)人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汉末至三国时期割据交州。其年少时师事刘陶,后逐渐升任交趾太守。后被朝廷加职绥南中郎将,迁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在步骘(zhì)接管交州时积极配合,归附孙权,被孙权加为左将军。后又因诱降益州豪族雍闿(kǎi)而迁任卫将军,进封龙编侯。任交趾太守四十年。黄武五年(226年),士燮去世,享年九十岁。有《士燮集》《春秋经注》《公羊注》《谷梁注》等传世。

24.张昭,字子布,吴国幕僚,与张紘并称为“二张”,后出仕孙策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25.张承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仲嗣,张昭之子

26.张休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叔嗣,张绍之子,张承之弟

27.顾雍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元叹

28.顾邵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孝则,顾雍之子

29.顾谭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子默,顾邵之子

30.顾承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子直,顾谭之弟,顾邵之子

31.诸葛瑾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子瑜(诸葛亮之兄)

32.步骘(zhì)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子山

33.焦矫,字不详,会稽郡人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活跃于东汉末年,曾经担任过东汉征羌县令,所以世人都敬称他为“焦征羌”。焦家在会稽郡是大家族,焦矫门客众多,为非作歹,但焦矫却予以庇护,放纵门客,当地郡守县令不敢干涉。 汉献帝建安年间去世。

34.张紘(hóng ),字子纲,徐州广陵(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人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东汉末年文学家、官员,和张昭一起合称“二张”。曾被大将军何进、太尉朱儁(jùn)、司空荀爽辟为掾(yuàn)属,皆不就,避难江东。孙策平定江东前,亲自多次登门邀请,张纮出仕为官。孙权即位时,建议孙权迁都秣(mò)陵。建安十七年(212年),病逝,时年六十岁。

35.秦松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文表(与张紘同郡,并与紘见待於孙策)

36.陈端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子正(与张紘同郡,并与紘见待於孙策)

37.严畯(jùn)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曼才

38.程秉,字德枢,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西)人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三国时期吴国官员、儒学家。起初跟随郑玄,后来北方荒乱而到交州避难,期间与刘熙考究五经大义,通绕五经。后来交趾太守士燮任命程秉为长史。吴大帝孙权听闻程秉的名声,以礼征召,被任命为太子太傅。

39.阚泽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德润

40.薛综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敬文

41.薛莹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道言

42.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人 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东汉末年军事家 、政治家 、谋略家 、东吴名将 ,精音律,时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周瑜少与孙策交好 ,兴平二年,助孙策于曲阿之战中击败刘繇 。建安三年起随孙策平定江东 。建安五年,孙策遇刺身亡 ,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七年,曹操责权送质,周瑜谏阻纳质 ,建议孙权占据江南,拥兵观变 ,确立了割据江东、独立建国的战略方针 。

建安十三年,曹军兵临江东,周瑜分析曹操兵行四患,力主抗曹 ,并亲率吴军,以火攻大败曹军于赤壁 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此役奠定了汉末“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 ,周瑜又率军于南郡之战中大破曹仁、徐晃联军 ,成功夺取军事重镇江陵 ,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提出“取蜀,并张鲁,联马超,再以襄阳为根据地蚕食曹操,北方可图”的战略 。在整装取蜀途中病逝于巴丘,年仅三十六岁

43.鲁肃,字子敬,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人),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东汉末年,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他仗义疏财,时周瑜为居巢长,因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将一仓三千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建安五年(200年),在周瑜的引荐下 鲁肃率领部属投奔孙权,为其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孙权部下多主降,而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鲁肃去世,终年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

44.吕蒙,字子明,汝南郡富陂县(今安徽省阜南县王化镇吕家岗)人,东汉末年名将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早年依附姊夫邓当,跟随孙策征战,以胆气著称。邓当死后,吕蒙统领其部众,拜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吕蒙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从破曹仁于南郡,从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进占荆州南部三郡,并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掩护孙权逃生。在濡须抵御魏军。官拜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后,吕蒙代守陆口,袭取荆州西部三郡,彻底击败蜀汉名将关羽,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末,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岁。

45.程普,字德谋,东汉末年江东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程普曾跟随孙坚讨伐黄巾军,继而参加讨伐董卓的战斗,斩华雄、破吕布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孙坚死后,又助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曾经兵败被围,程普将孙策救出重围。在孙策死后,他与张昭、周瑜等人共同辅佐孙权 ,并讨伐江东境内的山贼,功勋卓著。在赤壁之战中,与周瑜为左右督 ,各领万人 ,于乌林打败曹操,后随周瑜大破曹仁、徐晃联军于南郡 。拜裨将军,领江夏太守,治沙羡,食四县。程普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被人们尊称为“程公”,在“江表之虎臣”中位列第一位。

46.黄盖,字公覆,东汉末年东吴名将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早年为郡吏,后追随孙坚走南闯北。孙坚遇难后,黄盖跟随孙策、孙权“擐甲周旋,蹈刃屠城”。诸山越不宾,黄盖活跃在镇抚山越的一线,前后九县,所在悉平,迁丹杨都尉。建安十三年(208),随周瑜在赤壁抵抗曹军,与之隔江相望。建策火攻,并遣人送伪降书给曹操。调集蒙冲、斗舰数十艘,装满浸油柴草,裹以帷幕,后跟走舸。引船驶向对岸,突然纵火焚烧曹军船只和军营,大败曹军,升武锋中郎将。 不久武陵蛮夷反,攻打城邑,黄盖以五百人,放其半入,拦腰截击,大破诸贼。后又平讨长沙益阳县山贼,加偏将军。官至偏将军、武陵太守。

47.韩当,字义公,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吴名将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韩当长于弓箭、骑术并且膂力过人。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随从其征伐四方,功勋卓著,对江东基业的逐渐稳固和吴国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 。官至昭武将军、冠军太守,加都督称号,封爵石城侯。

48.蒋钦,字公奕早年随孙策平定丹阳、吴郡、会稽和豫章四郡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平盗贼,迁西部都尉。讨会稽贼吕合、秦狼等,徙讨越中郎将。又与贺齐并力讨平黟贼。从征合肥,因功迁荡寇将军,领濡须督,后召还都拜右护军,典领辞讼。蒋钦贵守约,性豁达。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讨伐关羽,蒋钦率领水军入沔水。回军途中病逝。

49.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今安徽凤台)人,孙吴武将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孙策平定江东时与同郡蒋钦一起加入孙策军,从征刘繇、严白虎、王朗等人,数有战功。后来,孙权爱其为人,向孙策请求让周泰跟随自己。周泰多次于战乱当中保护孙权的安危,身上受的伤多达几十处,就像在皮肤上雕画一样。从征黄祖,在赤壁之战抵御曹操,皆有战功。官至汉中太守、奋威将军,封陵阳侯。死于黄武中期。陈寿将周泰列为“江表之虎臣”

50.陈武,字子烈,庐江郡松滋县(今安徽省宿松县)人,东汉末年孙策、孙权部下的猛将,负责统率精锐的庐江上甲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陈武年轻时跟随孙策征战江东,孙策死后,拥立孙权为主,督率五校,又屡建战功,每战皆所向无前,封为偏将军。建安二十年(215)的合肥之战,张辽突袭东吴军队,陈武奋命战死。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 。

51.陈表,字文奥,陈武之庶子,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校尉、解烦督陈修异母弟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陈表最初以太子中庶子之职,担任翼正都尉。后升任无难军右部督,封都亭侯。嘉禾三年(234年),诸葛恪兼任丹杨太守,平定山越,孙权以陈表兼任新安都尉,与诸葛恪互相协助治理其地。后,鄱阳百姓吴遽等作乱,攻占城池,陈表率军奔赴征讨,吴遽兵败投降。陆逊任命陈表为偏将军,晋封都乡侯。陈表三十四岁时,死于任上。

52.董袭,字元代,会稽馀姚(今浙江余姚)人,东汉末年名将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在孙策讨伐山阴贼黄龙罗、周勃,董袭亲自斩下黄龙罗、周勃二人首级,升为别部司马、扬武都尉。建安四年(199年),董袭跟随孙策攻打皖,在寻阳征讨刘勋,到江夏讨伐黄祖。建安八年,鄱阳贼彭虎等人率众数万造反,董袭所向披靡平定叛乱,拜威越校尉,迁偏将军。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征讨黄祖,董袭和凌统作前锋,各率百人死士突征战,大军得以前进,最终斩杀黄祖。

53.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 ,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其熟读诸子,曾任蜀郡丞,后历仕于刘表和黄祖麾下,未受重用。建安十三年(208年),甘宁率部投奔孙权,开始建功立业。曾经力劝孙权攻破黄祖占据楚关,随周瑜攻曹仁夺取夷陵,随鲁肃镇益阳对峙关羽,随孙权攻皖城擒获朱光。率百余人夜袭曹营,斩得数十首级而回。在逍遥津之战,保护孙权蹴马趋津,死里逃生。孙权曾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

54.凌统,字公绩,吴郡馀杭(今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凌操之子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55.徐盛,字文向,琅邪莒县(今山东省莒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早年徐盛抗击黄祖,因功升为中郎将。刘备伐吴地时,徐盛跟随陆逊攻下蜀军多处屯营;曹休伐吴时,徐盛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以少抗多,成功防御。徐盛先后升任建武将军、安东将军,任庐江太守。后来,曹丕大举攻吴,吴国依徐盛的建议在建业外围筑上围墙,曹丕中疑城之计而退走。黄武年间,徐盛病逝。

56.潘璋,字文珪,东郡发干(今山东冠县东)人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潘璋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其一生为孙权东征西讨,在合肥之战、追擒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卫战中多次立下战功。但其为人奢侈贪财。经常设立军市,又劫杀将士以获得财物,但孙权念其有功未予深究。

57.丁奉,字承渊,庐江安丰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权臣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丁奉年少从军,骁勇善战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太元二年(252年)东兴之战,丁奉大破魏军前屯,迁灭寇将军。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丁奉设计斩杀权臣孙綝,替孙休夺回了皇权,官拜大将军,开始掌握吴国军政大权。永安三年(260年),假节,领徐州牧。后又扶立乌程侯孙皓为帝,升迁右大司马、左军师。建衡三年(271年),丁奉去世。

58.朱治,字君理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丹杨郡故鄣县(今浙江安吉)人,汉末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朱治初为县吏、州从事等职,后随孙坚、孙策征战,累拜吴郡太守。孙策死后,与张昭等共尊奉孙权嗣位,为稳定江东局势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建安七年(202年),改授九真太守、行扶义将军。黄武元年(222年),封毗陵侯。朱治署理郡政时,勤于理事,自奉俭约,深为孙权所礼遇。晚年自请屯守故鄣,以镇抚山越。黄武二年(223年),拜安国将军,配金印紫绶,改封故鄣侯,旋即返回吴郡。黄武三年(224年)病卒,年六十九。

59.朱然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义封,朱治姊子

60.朱绩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公绪,朱然之子

61.吕范,字子衡,汝南郡细阳县(今安徽省太和县)人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 汉末至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吕范年轻时为汝南县吏,后避难寿春,结识孙策,此后便为东吴效力。先后随孙策攻破庐江郡 ,攻克陈瑀,平定七县 ;随周瑜征战赤壁,因功拜裨将军,领彭泽郡太守 。吕范对稳固孙氏在江东的统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孙权将其比之于东汉开国元勋吴汉。吴国建立后,吕范累官至前将军、假节、扬州牧,封南昌侯。黄武七年(228年),吕范被拜为大司马,未得授官,便已病逝。

62.吕据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世议,吕范之子

63.朱桓,字休穆,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骠骑将军朱据从兄、镇南将军朱异之父,官至前将军、青州牧,假节,封为嘉兴侯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朱桓为人高傲,不喜欢为人所驱使,而又善养士卒,轻财重义,与人一见,数十年不忘,死时部下无不哭啼。

64.朱异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季文,朱桓之子

65.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市)人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三国时期吴国学者,日南太守虞歆的儿子。虞翻勤奋好学,早年担任会稽太守王朗的功曹,后投奔孙策,成为东吴重要谋臣。他既可日行三百,又善使长矛,还研究经学,精通《易经》,兼通医术,文武全才。后来得罪孙权,被流放交州,最终死于岭南。

66.陆绩,字公纪,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东汉末年大臣,庐江太守陆康之子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陆绩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法,星历算数无不涉览。孙权授予奏曹掾,常以直道见惮,出为郁林太守,加偏将军。虽在军中,不废著作,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太玄经注》。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去世,时年三十二岁。

67.张温,字惠恕,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吴郡张氏,三国时期吴国官吏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黄武三年(224),以辅义中郎将身份出使蜀汉,在呈上蜀汉朝廷的文书刻意称颂蜀汉,以表明和解的诚意,重建两国关系。回东吴后不久,被调进豫章的军队,事业上再无进展。

68.骆统,字公绪,会稽郡乌伤县(今浙江义乌)人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学者,陈国相骆俊之子。骆统二十岁时已任乌程国相,任内有政绩,使得国中民户过万。又迁为功曹,行骑都尉。曾劝孙权尊贤纳士,省役息民。后出任为建忠中郎将。将军凌统逝世后,统领其部曲。因战功迁偏将军,封新阳亭侯,任濡须督。黄武七年(228年),骆统去世,年仅三十六岁。

69.陆瑁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子璋,陆逊之弟

70.吾粲,字孔休,吴郡乌程(今浙江吴兴)人 ,三国时期吴国大臣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吾粲初为县中小吏,后得县长孙河赏识,担任曲阿县丞,又升任长史,治理有声名政绩,与同郡人陆逊、卜静等齐名。孙权任车骑将军,征召吾粲为主簿,外任山阴县令,入朝为参军校尉。黄武元年(222年),与吕范、贺齐等以水军抗击魏将曹休,升任会稽太守。后任昭义中郎将,与吕岱讨平山越,入朝又任屯骑校尉、少府、太子太傅。赤乌年间,孙权欲废太子孙和,而立鲁王孙霸,他坚持“嫡庶之分”,违忤孙权。后被孙霸等人诬陷,下狱处死。

71.朱据,字子据,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三国时期吴国重要官员及将领,前将军、青州牧朱桓从弟、大都督朱异的堂叔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将女儿孙鲁育嫁给朱据,并任命他为左将军,封云阳侯。朱据为人谦虚,多交士人,轻视财货,乐于施舍,俸禄赏赐虽说丰厚但常不够用。赤乌九年(246年),升任骠骑将军。赤乌十二年(249年),朱据接替已故的步骘继任丞相一职。赤乌十三年(250年),因太子孙和、鲁王孙霸二宫构争,他拥护太子孙和,被贬为新都郡丞,还未上任就遭中书令孙弘伪造诏书赐死,时年五十七岁。

72.陆逊,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人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出身吴郡陆氏。东汉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黄初三年(222年),孙权命陆逊为东吴大都督,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败刘备,领荆州牧 。黄武七年(228年),陆逊取得石亭之战的胜利。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以陆逊为上大将军、右都护,辅佐太子孙登并掌管陪都武昌事宜。赤乌七年(244年)拜为丞相、总领三公事务,领武昌事。孙和、孙霸“二宫之争”时卷入孙权父子相争中,次年去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谥“昭”。

73.陆抗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幼节,陆逊之子

74.陆景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士仁,陆逊之子,陆抗之弟

75.孙登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子高(孙权之长子)

76.谢景,字叔发,为太子孙登宾客,后为张承举荐,任豫章太守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在郡有治迹,吏民都称赞他。赤乌四年(241年)太子死去后,谢景听闻太子亡故后不胜哀情,弃官奔丧。之后上表弹劾自己擅离职守。大帝安慰他道:“君与太子从事,异于他吏。”且派使者前往慰劳,允许他恢复本职,发遣还郡。

77.贺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三国时期孙吴名将。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孙策巡视会稽,推举贺齐为孝廉,任永宁长,后任南部都尉、平东校尉。建安十三年(208年),任威武中郎将,受孙权派遣,讨伐丹阳郡黟、歙等地。建安十八年(213年),讨平豫章叛乱,调升为奋武将军。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升为安东将军,封山阴侯。吴黄武初年(222年),又升迁为后将军,任徐州牧。孙权继位后,曾命贺齐出镇江上,贺齐军容威壮,严阵以待,与魏国曹休军划江而守。黄武六年(227年)去世。

78.全琮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子璜

79.吕岱,字定公,广陵海陵(今江苏省如皋市)人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将领。吕岱本为郡县吏,因避乱而南渡,受孙权赏识,遂仕于孙氏政权。以督军校尉之职,与蒋钦等领兵平定吕合、秦狼等叛乱,获授昭信中郎将。建安二十年(215年),随孙权进取长沙三郡,击降安成等四县,成功平定三郡。后讨平吴砀、袁龙叛乱,升为庐陵太守。

延康元年(220年),代步骘出任交州刺史,平定桂阳、浈阳间的王金叛乱,升任安南将军、假节,封爵都乡侯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黄武五年(226年),平定士徽叛乱,控制岭南,晋封为番禺侯。任交州刺史时,吕岱多次派官员“南宣国化”,出使“西南大海洲上”(南洋群岛)以及今东南亚一带众多国家,使扶南、林邑、堂明等国纷纷遣使至吴朝贡。赤乌二年(239年),接替潘濬处理荆州文书公务,与陆逊同在武昌,督管蒲圻。陆逊去世后,武昌分为二部,吕岱督领右部,升任大将军。废帝孙亮登基后,吕岱升任大司马。

吕岱一生戮力奉公,为孙吴开疆拓土,功勋赫赫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太平元年九月己丑日(256年10月21日),吕岱去世,年九十六。

80.周鲂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子鱼

81.锺离牧,字子干,会稽郡山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东汉尚书仆射钟离意七世孙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早年因宽容而名声鹊起,而后入行伍,安定山越,破五溪夷族,深得部下爱戴。后封都乡侯,兼任武陵太守。死时家无余财,为后世所称赞。

82.潘濬,字承明,武陵郡汉寿县(今湖南汉寿)人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蜀汉大司马蒋琬的表弟。潘濬为人聪察,对问有机理,拜大儒宋忠为师,得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赏识。不到三十,即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江夏从事,因按杀的沙羡长而闻名。建安十六年(211年),被刘备任命为荆州治中从事,与守臣关羽不睦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得荆州,拜潘濬为辅军中郎将。又迁奋威将军,封常迁亭侯。孙权称帝后,拜少府,进封刘阳侯,又改太常。黄龙三年(231年),授假节,与吕岱率军五万平五溪蛮夷叛乱,经三年而斩获数万,使得一方宁静。赤乌二年(239年),潘濬去世。

83.陆凯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敬风,陆逊之族子

84.陆胤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敬宗,陆凯之弟

85.吴范,字文则,会稽上虞(今浙江绍兴上虞区)人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三国时期孙吴官员,擅长术数。与刘惇、赵达、严武、曹不兴、皇象、宋寿和郑妪合称“吴中八绝”。

86.刘惇,字子仁,知晓天文、懂得占卜而闻名南方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孙辅(孙坚长兄孙羌次子,豫章太守、都亭侯孙贲之弟 ,孙策和孙权的堂兄)对他十分惊异,任命刘惇为军师,全军都尊敬奉侍他,称他为“神明”。 建安年间,孙权在豫章,当时有星象变化,以此询问刘惇,刘惇回答说:“灾难在丹杨郡发生。”孙权问:“情况如何?” 刘惇说:“客胜主人,到那一天会得到讯息。”当时边鸿作乱,杀死丹杨太守孙翊,结果正如刘惇所预言。

87.诸葛恪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元逊,诸葛瑾之长子

88.聂友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文悌

89.滕胤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承嗣

90.孙峻字子远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孙坚弟孙静之曾孙

91.孙綝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子通(与峻同祖)

92.濮阳兴,字子元,吴景帝孙休末年至末帝孙皓初年任丞相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孙权时为上虞县令,后升任尚书左曹、五官中郎将、会稽太守。孙休即位,征召为太常卫将军、平军国事,封外黄侯。永安三年(260年),力主建丹杨湖田,事倍功半,百姓大怨。后升任丞相。永安七年(264年),孙休去世,濮阳兴与张布迎立孙皓。担任侍郎,兼任青州牧。同年被万彧(yù)谮毁,流放广州,途中被孙皓派人追杀,并夷三族。

93.王蕃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永元

94.楼玄,字承先,沛郡蕲县(今安徽宿州东南)人 ,三国时期吴国官员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吴景帝孙休在位时,楼玄任监农御史。孙皓即位后,楼玄历任散骑中常侍、会稽太守、大司农。后来提拔为宫下镇禁中候,负责殿中事物。因多次违背孙皓心意,遭人诬陷流放广州。后又流放交阯,被孙皓逼迫自杀。

95.贺邵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字兴伯

96.韦曜,字弘嗣,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史学家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曾任丞相掾、西安县令、尚书郎、太子中庶子、黄门侍郎、太史令等职。吴景帝孙休时期,担任中书郎、博士祭酒,管理国子学。

97.华覈,字永先,三国时期东吴官员益阳道教灵符网请符。华覈先后担任上虞尉、典农都尉,后因文学而迁任秘府郎,后升任中书丞。孙亮即位后开始与太史令韦昭、薛莹等,编写《吴书》。孙皓即位后,封徐陵亭侯。宝鼎二年(267年),孙皓营建新宫殿,耗费大量金钱,而且在盛夏起建,妨碍农业,华覈上疏劝孙皓不要劳民伤财;孙皓并不接纳。后被迁任东观令,领左国史,华覈上书辞让,孙皓回书不许。天册元年(275年),华覈因为小事而被免职,三年后逝世。

免费测八字 今年运势 请加师父微信

免费测八字 今年运势 请加师父微信

免费看八字运势 请加师父微信: sanqingge8

寻找符咒,灵符,符咒网,道教符咒网,灵符网站,灵符网官网,购买符咒请灵符,这里有各种手绘开光符咒:财运符,财运符咒,财运亨通符咒,五路财神符咒,太岁符咒,化太岁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护身符咒,文昌符咒,学业灵符符,开运符咒,转运灵符,桃花符,月老姻缘符咒,偏财符,五鬼运财符咒,化小人符咒,事业符咒,升官符咒,去病符咒,去疾符咒,健康符咒,平安符咒,夫妻和合符,情感和合符咒。


寻找符咒,灵符,符咒网,道教符咒网,灵符网站,灵符网官网,购买符咒请灵符,这里有各种手绘开光符咒:财运符,财运符咒,财运亨通符咒,五路财神符咒,太岁符咒,化太岁符咒,回心转意符咒,护身符咒,文昌符咒,学业灵符符,开运符咒,转运灵符,桃花符,月老姻缘符咒,偏财符,五鬼运财符咒,化小人符咒,事业符咒,升官符咒,去病符咒,去疾符咒,健康符咒,平安符咒,夫妻和合符,情感和合符咒。

咨询道教符咒 咨询师父微信: sanqingge8

符咒类型如下:

01.财运符-增财运补财库开运   02.太岁符-化解不利顺利度过   03. 回心符-挽回感情增缘复合  04. 护身符-辟邪镇宅转运护身   05. 学业符 -魁星点斗文昌帝君  06. 开运符-开运转运驱除霉运  07. 桃花符-桃花早到月老姻缘   08. 偏财符-五鬼运财偏财运势  09 .小人符-化解小人是非口舌  10 .事业符-事业有成无往不利  11. 去疾符-药王化疾祛病消愈  12. 健康符-身心健康得偿所愿  13. 平安符-诸事顺利健康平安  14 .和合符-夫妻情感姻缘和合   15.定制符-心有所想 专属定制


法事科仪.png01.化解太岁法事——解太岁、谢太岁       02.升官晋职法事 ——官运亨通提升政绩    03.文昌考试法事—— 开窍聪慧考试顺利    04.偿还阴债法事—— 生债阴宅逢凶化吉   05.开财门补财库—— 增加财运助旺事业       06.助种生基法事—— 病魔缠身增寿增运   07.催子受孕法事—— 生子布阵子女满堂     08.开运转运法事—— 改运天命一帆风顺    09.催财发财法事—— 偏财运势正财持久    10.化解童子法事—— 姻缘顺利仙灵护佑   11.化解小人法事—— 化解小人防人陷害      12.小儿平安法事—— 驱邪回魂活泼健康  13.超度亡灵法事—— 祭奠亲人早登极乐     14.超度宠物法事—— 人类朋友转生脱苦   15.超度婴灵法事—— 打胎坠胎消灾除难    16.祈福许愿法事—— 许愿还愿祈求祈福

咨询道教法事 咨询师父微信:sanqingge8

01.化解太岁法事——解太岁、谢太岁       02.升官晋职法事 ——官运亨通提升政绩    03.文昌考试法事—— 开窍聪慧考试顺利    04.偿还阴债法事—— 生债阴宅逢凶化吉   05.开财门补财库—— 增加财运助旺事业       06.助种生基法事—— 病魔缠身增寿增运   07.催子受孕法事—— 生子布阵子女满堂     08.开运转运法事—— 改运天命一帆风顺    09.催财发财法事—— 偏财运势正财持久    10.化解童子法事—— 姻缘顺利仙灵护佑   11.化解小人法事—— 化解小人防人陷害      12.小儿平安法事—— 驱邪回魂活泼健康  13.超度亡灵法事—— 祭奠亲人早登极乐     14.超度宠物法事—— 人类朋友转生脱苦   15.超度婴灵法事—— 打胎坠胎消灾除难    16.祈福许愿法事—— 许愿还愿祈求祈福

本文链接:https://www.fuzhouwang.org/index.php/post/11906.html

转载声明:本站文章中有转载或采集其他网站内容, 如有转载的文章涉及到您的权益及版权,还麻烦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谢谢配合。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